全球視角下的台灣科研表現 2018.04.16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政中心)最新的分析結果顯示,近年來,台灣論文發表量成長雖有減緩的趨勢,但各項品質相關指標皆明顯進步,且已逐漸接近領先群。例如我國在Nature和Science這兩本具全球權威性的著名期刊上,論文發表篇數即呈現倍數成長。在國際合作方面,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發表數不僅大幅增加,合作的國家亦越來越多元。

       【上圖】科政中心洪文琪副研究員指出,台灣近年來的論文發表量成長趨緩。
 

  【上圖】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於受訪時表示,從相對影響力表現及高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占比兩個指標來看,顯示台灣的論文品質不斷提升,已經接近學術領先國家的水準。
 

學術研究為國家創新的基石,科技是改變世界版圖最大的力量,掌握學術研究動能有助於了解我國基礎研究之競爭力及特性。國際期刊為目前全球大多數領域最主要的發表形式,亦為衡量學術能量最常觀測的對象。國研院科政中心分析統計自Web of Science資料庫(包括SCI及SSCI),同時分析論文之質與量,並探討國際合作發表情形。除了台灣及在全球研發具領先地位的美國以外,本次分析亦探討瑞士、荷蘭、瑞典、以色列等規模與我國相近的創新小國研發能量,並和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鄰近國家進行比較,以呈現全球視角下的台灣科研表現。

  【上圖】科政中心洪文琪副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我國在Nature和Science這兩本具全球權威性的著名期刊上,論文發表篇數呈現倍數成長。
 

  【上圖】科政中心莊裕澤主任(圖左)在記者會上說明,國研院科政中心的任務之一,是結合各種量化與質化資料,協助決策者建構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的政策決策模式。圖右為國研院王永和院長。
 
 
論文發表量能表現

台灣在2012-2016年 1 國際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占全球比重約為1.5%,近年來論文發表量成長有減緩趨勢,主要原因為「不以論文發表數量為評鑑審查主要指標」之觀念已逐漸普及,加上大學師資高齡化,以及博士生減少,皆使台灣論文發表量成長趨緩,全球排名從第16名逐漸降至第19名。不過若以每百萬人口平均論文發表篇數來看,台灣表現仍較鄰近之中國、日本及韓國為佳(請見下頁圖一及圖二)。

1 論文發表數量皆以5年為一單位來進行統計。

                 圖一  2012-2016台灣論文發表量的世界排名及比重
 

                             圖二  每百萬人口平均論文發表篇數
 
 
論文發表品質表現
 

在論文發表品質方面,以「相對影響力」(論文被引用次數與全球平均相比)以及「高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占比」來呈現。所謂「相對影響力」,是衡量一國論文整體被引用情形的指標;高被引用Top 1%論文占比則為各國於各領域、各年被引用情形居全球前1%的論文占該國總論文數的百分比,反映的是一國發表當今全球最受關注前沿研究的比重。

在全球論文發表量前30大國家中,相對影響力高於1的國家有19國,高被引用Top 1%論文占比大於1%的國家亦有19個。這19個國家絕大多數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先進大國,以及瑞士、荷蘭等創新小國。這也顯示,相對影響力到達1,表示整體而言,該國已跨入了學術品質領先群的門檻;Top 1%論文占比到達1%,則表示一國前沿研究的比重,已躋身領先國家的行列。

在相對影響力表現上,台灣從2006-2010年的0.89,上升到2012-2016年的0.97(請見下圖三);高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占比,則從2006-2010的0.89%,成長至2012-2016年的0.98%(請見下頁圖四)。這兩個指標皆顯示台灣的論文品質不斷提升,已經接近學術領先國家的水準。不過與瑞士、荷蘭、瑞典、新加坡等創新小國,以及美國相較,仍有一段差距。而與我國鄰近的中國及韓國,這兩項指標在近幾年的成長則比台灣來得更為顯著。

                 
                              圖三   各國論文相對影響力
 
                 
                             圖四   各國高被引用Top 1%頂尖論文占比
 
 
Nature和Science期刊發表情形

Nature和Science為具全球權威性的著名期刊,匯集了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在Nature和Science的論文發表可反映一國在頂尖研究的實力。我國於Nature和Science期刊的學術論文發表篇數在2012-2016年共106篇,相較於2006-2010的59篇,成長將近一倍,但與規模相近的瑞士及荷蘭等創新小國仍有很大差距,亦低於鄰近的中國、日本和韓國(請見下頁圖五)。不過若以每百萬人口Nature和Science的論文發表篇數來看,我國表現則與日本、韓國相當,優於中國。

此外,論文中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通常為對該研究最有貢獻和重要性的研究者。計算近年來台灣於Nature和Science期刊發表之論文中,通訊或第一作者隸屬台灣機構的比重,僅有15%。相較起來,美國有近8成發表在Nature或Science的論文,通訊或第一作者所屬單位為美國機構;中國、瑞士及日本,通訊或第一作者的比例亦接近五成,顯示這些國家在Nature及Science期刊發表的主導性較高。

              圖五     各國於Nature 和 Science期刊的論文發表情形
 
 
我國國際合作發表情形

隨著科學研究難度和規模的提升,國際合作進行研究和發表論文成為全球趨勢,台灣亦然。國際合作的論文往往有較高的相對影響力,台灣國際合作論文的相對影響力到達了1.4,顯著高於無國際合作論文的相對影響力0.7。

台灣的國際合作發表論文占所有期刊論文比重亦大幅增加,2012-2016年台灣的國際合作發表論文占所有期刊論文比重達28%,比2006-2010年的21%大幅提升(請見下頁圖六);然而創新小國如瑞士、新加坡、荷蘭以及瑞典等,國際合作論文發表比重更已達到了6成。

隨著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的增加,國際合作發表的對象與其所在區域亦越來越多元(請見下頁圖七)。目前我國在學術論文發表上最主要的合作夥伴是美國,其次是中國、日本、英國和德國。從區域分布來看,除了鄰近的亞洲國家外,北美為重要合作對象,近年與歐洲國家的合作則有顯著的成長。大洋洲、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的合作頻率雖不高,但有最高的成長率。

                              圖六     台灣近年來國際合作論文大幅提升
 
                                             圖七    我國學術論文主要合作國家
 

結合各種量化與質化資料,協助決策者建構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的政策決策模式,是國研院科政中心的任務之一。學術研究對國家長期創新動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學術競爭力的發展趨勢為科政中心長久以來觀測的重要標的,希望相關分析能對目前台灣積極追求「科技立國」的發展方向提供有用資訊。往後科政中心將持續運用累積40多年豐厚之資訊加值與科技政策知識經驗,並配合政府決策體系需要,建構科技研究方法與知識庫,以促進台灣科技決策體系專業化與健全化之發展。

 
國家實驗研究院 新聞聯絡人

國研院科政中心    陳曉怡   tel: 02-2737-7630 / 0915-207750    email: hyichen@stpi.narl.org.tw

國研院院本部       李名揚    tel: 02-6630-0622 / 0931-162081    email: tomlee@narlabs.org.tw

 

相關連結